■ 單側聽損定義:
有一隻耳朵的聽力在正常聽力範圍內(≦15dBHL)、有聽力損失的耳朵之聽損程度平均氣導純音聽力閾值(PTA) ≥20分貝(dB HL)、或至少有2個在2000Hz以上的頻率之平均氣導聽閾 >25分貝(AHSA)
■ 單側聽損可能因素:
任何時間點皆可能發生,大部分都是未明原因,主要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兩大類:

(A) 先天性
1.基因遺傳
2.產程前/中/後感染,如巨細胞病毒
3.耳毒性藥物
4.結構異常

(B) 後天性
1.細菌感染:腦膜炎、流行性感冒
2.病毒感染:德國麻疹、泡疹
3.聽神經瘤或其他腦部腫瘤
4.循環系統方面疾病
5.梅尼爾氏症
6.頭部外傷
7.自體免疫系統疾病
8.噪音暴露
9.不明原因
■ 單側聽損常見聆聽困擾:
1. 聽不清楚聲音,特別是來自劣耳側的聲源
2. 聲音來源定位困難,造成方便辨別錯誤
3. 噪音環境下語音清晰度不佳
■ 單側聽損的影響:
1. 安全問題
2. 學業及工作表現不佳
3. 平衡問題
4. 社交、情緒問題,認知功能下降
5. 嬰幼童語言發展影響
6. 聽覺疲乏
■ 常見介入與處置方式:
1. 輔具配戴:常見輔具有氣導式助聽器、跨傳式助聽器、骨傳導植入式助聽器(BAHA)、人工電子耳、遠端麥克風系統等,聽力師將依造聽者實際狀況建議並進行專業驗配。
2. 改善聽能環境,如降低噪音、調整座位等
3. 運用溝通策略,如請對方重述或換句話說或請對方於優耳側說話。
■ 自我照護建議:
1. 定期聽力檢查:研究指出部份單側聽損者之聽損會轉變成雙耳聽損,因此定期半年的聽力檢查除可監控聽力是否有變化外,也可確認優耳聽力狀況是否穩定。
2. 聽力防護:保護優耳聽力及劣耳殘存聽力,建議避免長期處於噪音環境下,另外在大聲噪音下建議使用防護耳塞來保護耳朵。
3. 注意安全:單側聽損者對於音源辨位常有困難,因此更加依賴視覺來辨別音源,如過馬路時要小心雙方來車, 在腳踏車/機車上放置後視鏡以幫助察覺靠近中的車輛。
4. 保持優耳健康:特別注意一旦感染任何會損害耳朵的疾病,應立即治療;如中耳炎。
■ 單側聽損職務再設計流程:
勞動部正式將單側聽損者納入職務再設計輔具補助計畫,即使不符合身心障礙資格,劣耳40分貝以上且雙耳差距25分貝以上即可申請,可以用來改善個案工作狀況、人力協助、工作方法、工作環境等職務再設計,最高可申請10萬元。
■ 參考資料來源:
1. 單側聽損者職務再設計服務試辦計畫,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2. 單側聽力損失的簡介、處置和介入與建議,雅文聽語文教基金會
3. Individual perspectives on how UHL affects their daily lives, attitudes, and relationships (James Galloway, MSc.2019)
4. Unilateral Hearing Loss(ASHA)
5. Unilateral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A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