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研究的聯合首席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Frank Lin 博士說:“隨著每個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患有失智症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已經確定聽力損失是患失智症的最大風險因素之一,但尚不清楚使用助聽器進行干預是否會降低風險。
週二(2023-7-18)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是第一個調查這個問題的隨機對照研究。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能夠將非健康測試者的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減緩 48%,”未參與研究的RUSH健康老齡化研究所的醫師科學家Dr. Thomas Holland 博士表示。
他補充說,總人口變化較小可能是因為,如果健康、風險較低的參與者根本沒有看到認知能力下降太多,那麼助聽器就無法減緩這種情況。
“我們不能減緩一些已經無法改變的事情”,Dr. Frank Lin補充說,高危險族群的認知能力下降率幾乎是同齡人的三倍,結果顯示政府和個人或許應該優先考慮以聽力保健來降低失智風險。
為什麼聽力損失可能會增加失智風險
Dr. Frank Lin說,每個人的聽力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為什麼這會增加患失智症的風險呢?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有三種機制在起作用。其中之一是,如果耳蝸隨著時間磨損,內耳可能會向大腦發送混亂的信號,大腦必須更加費力地工作並重新分配才能理解所聽到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是說聽起來像是有人在對自己嘀咕。
另一個原因是聽力損失可能會對大腦的完整性產生結構性影響,可能會更快地萎縮或縮小—這對大腦不利。
最後一種可能的機制是,如果聽力不好,就不太可能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而社交活動對於保持我們的認知健康也非常重要。
該怎麼做:保持身體健康
Dr. Frank Lin說,如果您不確定自己的聽力健康狀況,首先要做的事情是進行檢查。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院長研究員Dr. Benjamin Tan說,即使只有輕度聽力損失,也可以使用輔助設備。這是一種簡單、有效且幾乎無風險的方法,可以盡可能地保留你的認知能力。即使不是每個美國人都能定期接受耳鼻喉科醫生或聽力學家的諮詢和治療,Dr. Benjamin Tan也認為使用助聽器可能仍然比不使用要好。
但該研究也表明了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防止認知能力下降的重要性。
保持大腦敏銳度防失智
Dr. Thomas Holland說:這項研究真正告訴我們的是,那些確實患有這些潛在合併症或認知能力下降風險因素的人,需要更加勤奮地進行年度健檢、定期運動、優先吃綠葉蔬菜、漿果和omega脂肪酸、擁有良好的睡眠,並透過學習新事物來保持大腦敏銳度。
Dr. Thomas Holland也說,如果您患有聽力損失、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這些因素尤其重要。
對於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解決問題。最好盡早進行干預以完全預防疾病過程或幫助增強面對疾病過程的恢復能力。